力解新的“天下第一難”
今年一個變化是,住房問題第一次成為了網民高關注話題的第一位
春節(jié)臨近,全國“兩會”在即。近年每逢這個時段,主流媒體都會提前做全國性的網絡民意調查,了解征集網民關注的熱點話題。今年的一個排序結果近日出來了。與往年的調查結果相比,今年一個重大的變化是,住房問題第一次成為了網民高關注問題的第一位。
這個結果并不出人意料。但是,當一個問題成為網民甚至是全民所關注的首要熱點話題時,這個問題還不足以令人警醒嗎?
說高房價或者房地產出了多大的問題,地方政府和開發(fā)商及房地產關聯行業(yè)肯定不同意。不然,為什么在中央對穩(wěn)定房地產、抑制房地產投機行為連續(xù)出了五道“金牌令”之后,仍有房地產商及其代言人還在聲稱房價其實不高,仍有地方政府反其道而行之,出臺與國家政策相左的托市護盤的優(yōu)惠政策呢?
說高房價或者房地產問題其實不大甚至沒有問題,中央政府和絕大多數百姓肯定不答應。不然,中央政府為何要連出五道“金牌令”?網民又為何將此列為今年首位的熱點話題呢?境外媒體和眾多的專家學者,為何也連篇累牘地議論中國高房價風險巨大,有可能成為再度引發(fā)全球金融危機的風險因素呢?
說住房已經成為了中國當前第一難的問題,一點也不為過。
這不是單一的問題,而是與其他眾多的熱點難點問題糾結在一起,形成了一個錯綜復雜的難題群。如在今年調查排序的結果中,住房就與物價、就業(yè)、收入、反腐敗、拆遷等問題或緊或松、或明或暗地聯系在一起。在當今中國的難題單上,與住房問題關聯度不高的難題已然不多了。
這是一個巨大的利益博弈問題。開發(fā)商要逐利,甚至要追逐暴利,當然是房價越高越好。地方政府既要GDP成績單靚麗,還要增加財政收入養(yǎng)人養(yǎng)事。而要做到二者兼顧,沒有什么比房地產更加能夠勝任這一任務了,也當然是房價越高越好,房地產盤子越大越好。投機者要炒房,要賺取超額利潤,當然是房價飆升得越快越好。而普通百姓要買自己買得起的住房,進城經商務工者想在城市安身立命一圓城市夢,新近畢業(yè)進入職場的大學畢業(yè)生想結婚過小日子,當然希望房價越低越好。于是,一場資本裹挾著地方政府,再加上一幫逐利的境內外玩家,在并不長的時間內,已經將中國的一線城市,甚至二線城市的房地產畸變成了資本游戲。而處于弱勢一方的住房消費者,就成了被迫、被動的游戲參與者,如果說不是受害者的話。
這也不只是一個簡單的經濟問題。住有所居,已經明確寫入了中共十七大報告,成為執(zhí)政黨對全民的鄭重承諾。用百姓買不起房的高房價來踐諾,這不是中國共產黨的品格。如何在住房問題上取信于民,讓百姓共享改革開放的成果,而不是用高房價來吞噬改革開放的成果,可謂目前執(zhí)政所碰到的一道天字號難題。
問題就擺在那里,矛盾已糾結在那里,利益就糾纏在那里。但是解決方案呢?有沒有解?何時解?
快刀斬亂麻?高房價和房地產確實已經成為一團亂麻。但是,哪里找快刀?
病急施重藥?哪一味藥,哪一劑藥,哪一位神醫(yī)可以令高房價藥到病除,手到病除?
就這樣放任不管,或者虛應故事,甚至做“擊鼓傳花”的游戲,問題砸在誰手上活該誰倒霉?
一個負責任的政府,總是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。把近乎無解的房地產“亂麻”解開,既防止出手過重而使房地產轟然倒塌以造成金融危機,又防止房價野蠻生長而把中國社會撕裂成兩個社會,是擺在當前決策者面前的一項高難度的任務,也是百姓最深切的關切與期待。
越是問題復雜,越是情況危急,越要保持清醒的頭腦。事實上,高房價并非中國失控的全局問題,而只是一線城市和部分二線城市的房價漲幅過快過大。制造高房價的背后推手,也并不是潛伏過深,而是明擺著。解決高房價問題,循序漸進的招數有的是。現在中央政府所出臺的一系列政策,執(zhí)行得如何,力度夠不夠,成效顯不顯,百姓并非看不懂。一些地方政府頂風托市的“騙招”、“昏招”,已經招致了網民雨點般的“拍磚”。
這就提醒地方政府,在中央政府措施已經出臺后,地方政府仍然不出招當然不行,搞“自選動作”亂出招,出“反招”更加不行。而中央主管部門應當健全對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執(zhí)行情況定期檢查和專項督察制度以及紀律保障機制,嚴查并糾正有令不行、有禁不止行為。
執(zhí)政為何?無外乎回應人民的關切與期待。當前,各地“兩會”已經或即將舉行,全國“兩會”也將在春節(jié)后不久召開。凝聚人民意志的“兩會”,當認真傾聽和回應人民的呼聲和關切,切實為房地產難題尋求解決之道。
沒有解不開的結,也沒有過不去的坎。畢竟,我們已經經過了30多年的改革開放的洗禮,執(zhí)政的物質資本和民意資本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厚實。畢竟,各級政府所掌握和能夠調動的物質資源和社會資源,并非不能解開房地產這一發(fā)展中的難題。最根本的問題,是在住房問題和發(fā)展房地產的所有政策制定與實施中,公眾不能缺位,民意不能缺席,不能沒有話語權和監(jiān)督權,更不能把公眾推向對立面。
人民,只有人民,才是創(chuàng)造歷史的真正動力。再難的問題,只要到人民中走一走,問一問,點子就有了,辦法就出來了。而只要真正凝聚了人民最廣泛共識,真正動員起人民最廣泛的力量,天大的問題也能解決,再大的坎也能夠過去。□